副教授
刘宇光
  • 所属院校:
    复旦大学
  • 所属院系:
    哲学学院
  • 研究领域:
    --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 招生专业: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一,基本資料 職位:副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二,學術工作履歷 2007.3迄今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2014.3-7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2014年春季學期),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 歷史、文化及東方研究學院 (Fakultät Geschichte, Kunst- und Orientwissenschaften)印度學及中亞研究所(Instituts für Indologie und Zentralasienwissenschaften),為東亞學院漢學專業 (Sinologie, Ostasiatisches Institut) 研究生講授東亞唯識學一學期。 2014.3.7-21訪問學人 (Visiting Scholar) ,香港中文大學 (CUHK) 宗教學系 2010.1-4馬愛德訪問學人 (Visiting Scholar of Edward J. Malatesta, S.J., 2010年春季學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C. Berkeley)。期間先後走訪加州三藩市大學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宗教學系、聖克拉拉大學 (Santa Clara University) 宗教學系、柏克萊聯合神學研究院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at Berkeley) 下聖克拉拉大學-耶穌會神學院 (Jesuit organization of Theology, SCU)、洛杉磯羅耀拉-聖母山大學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A.) 的宗教學、哲學及神學系所,就四個不同議題作多次學術報告。 2005.9-2007.1香港中文大學 (CUHK) 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2004.9-2005.6香港浸會大學 (HKBU) 宗哲系,兼任講師 (Part-Time Lecturer) 2004.11-2005.8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CBS, HKU),研究助理 (RA) 2001.9-2002.6香港中文大學(CUHK) 哲學系,兼任講師 (Part-Time Lecturer) 1998.1-2004.6佛教志蓮淨苑文化部,兼任講師 1998.9-2001.6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Humanities Division, HKUST),助教 (TA) 1997.9-2000.6香港公開大學 (OUHK),兼任講師 (Part-Time Lecturer) 1997.10-1998.6香港浸會大學(HKBU)-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 課程兼任講師 1995.1-1996.12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助教 (TA) 三,學歷 1998.9-2005.7 哲學博士 (Ph.D.),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Humanities Division, HKUST) 哲學組 2000.5-2000.8基本藏文密集進修結業,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省蘭州) 藏文系 1995.1-1996.12哲學碩士 (M. Phil.),香港中文大學 研究院 哲學部(Philosophy, CUHK) 1992.4-1994.12 文學士 (心理學,B.A. in Psychology),加拿大安省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1985.9-1990.6 哲學文學士 (B.A. in Philosophy),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系 四,專著 (佛教哲學) 2016秋 《一事不知菩薩憾事:東亞有相唯識學所知障概念的哲學研究》(海外出版,35萬字,部份篇章已發表為期刊論文。目錄WORD) 2016秋 《不破緣起破斷空:印-藏中觀和華-梵唯識論集》(海外出版,22萬字,部份篇章已發表為期刊論文。目錄WORD) 2016秋 《左翼佛教研究:在東南亞、公民社會及宗教公共外交之間》(海外出版,25萬字,部份篇章已發表為期刊論文。目錄WORD) 2016秋 《學僧、僧兵及幽靈乩體之間的佛教學術》(海外出版,20萬字,部份篇章已發表為期刊論文。目錄WORD) 2005.7 《大乘佛學「幽暗」觀的理論重建: 從「唯識所現」看妄心系有相唯識對無明的理解》(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博士論文,280頁) 五,專著翻譯 (佛教哲學) 2012.8 / 2013.6安妮‧克萊因著《知識與解脱:促成宗教轉化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正體中文版刊《法鼓佛教學院譯叢》,臺北:法鼓佛教文化,383頁)。簡體中文版刊《覺群佛學譯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23頁)。譯自Anne C. Klein,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Tibetan Buddhist Epistemology in Support of Transformative Religious Experience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 1986, 1998)。 2003.6 / 2006.12伊利莎伯‧納芭著《緣起與空性:强調空性與世俗有之間的可相融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佛教學術研究系列》2,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300頁);簡體修訂版《藏傳佛教中觀哲學》(《宗教學譯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51頁)。譯自Elizabeth Napper, Dependent-Arising and Emptiness: A Tibetan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Mādhyamika Philosophy Emphasiz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Emptiness and Conventional Phenomen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89)。 預計2017年完成 法光比丘著《阿毘達磨諸義及其對知覺的爭論》,譯自Bhikkhu K.L. Dhammajoti, Abhidharma Doctrines and Controversies on Perception (3rd Edition, Center of Buddhist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7,約25萬字,目前分章翻譯中) 八,其他文字 (報紙、雜誌、網媒及訪問) 2015-8-8〈泰僧輸出軟實力〉,香港《信報》PDF 2015-3-8 〈東南亞佛教的政治化:温和vs極端、殖民vs 教育〉,香港《本土新聞》 2015-2-6〈Engaged Buddhism: 在擔綱主流和隱世邊緣之間〉,香港《本土新聞》 2015-2-19〈Engaged Buddhism:現代的無明〉,香港《本土新聞》 2015-2-13〈Engaged Buddhism之前:沙門不敬王者〉,香港《本土新聞》 2015-1-29〈Engaged Buddhism之向左轉vs向右轉〉,香港《本土新聞》 2015.6〈布拉格街頭音樂之一:結界---萊城日記完結篇〉,《弘誓雙月刊》135號 (臺灣桃園:佛教弘誓學院),頁44-45。 2015.4〈哥庭根的四日:萊城日記之三〉,《弘誓雙月刊》134號 (臺灣桃園:佛教弘誓學院),頁48-51。 2014.12 〈再記現代萊比錫的宗教與政治反抗:萊城日記之二〉,《弘誓雙月刊》132號 (臺灣桃園:佛教弘誓學院),頁53-54。 2014.10 〈萊比錫尼古拉教堂:萊城日記之一〉,《弘誓雙月刊》131號 (臺灣桃園:佛教弘誓學院),頁57-59。 2012.10.29報導〈劉宇光:四隻貓和一房書〉,《東方早報上海書評》,鄭詩亮 2010.12〈印順導師人間佛教與一行禪師左翼 / 入世佛教〉,馬來西亞佛教雜誌《慈悲》主編,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12月間舉辦《印順導師思想與當代社會的論壇:導師圓寂五週年紀念》 2010.6.6書評:麥克‧奥尼爾 (Mark O’Neill)《慈濟》(Tzu Chi: Serving with Compassion, 2010),香港《明報》011版 十,口頭報告 (會議報告、學術及普及講座) 2016.5.28-29會議報告〈部派和大乘佛教的五明處概念〉,臺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等主辦,第十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學術會議。 2016.2.18-20 Commentator, 7th International Buddhist Research Seminar : Cultural Geography in Buddhism, Buddhist Research Institute, 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 Ayutthaya, Thailand 2016.1.12-15 會議報告〈馬來西亞的泰、緬及蘭卡三系上座部與華人佛教社群的不同交涉〉,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主辦「海上交通與佛教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1.8-9 會議報告〈從大乘佛教的「所知障」概念看菩薩道的信願和彌勒淨土〉,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等合辦「人間淨土與彌陀淨土」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1.8會議報告〈馬來西亞的泰、緬及蘭卡三系上座部與華人佛教社群的不同交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主辦「大馬宗教研討會」。 2015.11.14-15會議報告,兼會議評論人和主持人。〈現代泰國上座部僧團佛教社會運動的演變:從1960-2000年代〉,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等合辦「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11.22普及講座〈從克萊因的《知識與解脫》論國際上的內亞佛教哲學研究〉(粵語、普通話),上海鹿鳴書店。 2015.8.22-23論壇講座〈從印-藏的有相、無相到漢傳的真心、妄心說:印順導師的唯識學類型闡釋初探〉(粵語),臺灣福嚴佛學院、臺北慧日講堂主辦「2015印順導師思想論壇:人間佛教之現代實踐」(香港尖沙咀)。 2015.7.24-27會議報告,兼會議評論人和主持人。〈過江菩薩是在出洋去?還是在出洋相去?宗教公共外交、東南亞及天朝佛教〉,第七屆兩岸四地暨第十屆青年佛教學者國際佛教學術研討會:中國佛教與人類文明 (香港中文大學)。 2015.7.5普及講座〈現代佛教的左與右之四:過江菩薩的宗教公共外交、東南亞及天朝佛教〉(粵語),香港葵芳街坊工友服務處 / 基層大學。 2015.4.13專題講座〈國際學界對僧伽教育的研究:方法、議題及學術現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宗教學教研室。 2015.4.12-13會議報告〈國際學界對僧伽教育的研究:方法、議題及學術現況〉,北京大學主辦「本煥長老與當代佛教」研討會,「佛學教育的實踐與理念」專題分組。 2014.11.19-22臺灣新竹玄奘大學講座系列 11.22講座〈從玄奘《成唯識論》所知障看大乘佛教對系統知識與文明的承擔態度〉 11.20講座〈當代東南亞上座部僧團與社會的關係〉 11.19與根瑟‧馬庫斯教授對話「近年德語學界佛教研究觀察:在新舊交錯之間」 2014.11.14-15會議報告〈近年馬來西亞南方漢傳佛教的公共介入 (engagé):以官、民兩版國族主義的競爭為線索〉,臺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暨佛學研究中心主辦「漢傳佛教思想的當代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4.8.2普及講座〈現代佛教的左與右之三:以泰國左翼佛教為例〉(粵語),香港葵芳街坊工友服務處 / 基層大學 2014.7.30普及講座〈現代佛教的左與右之二:以緬甸、斯里蘭卡的右翼佛教為例〉(粵語),香港葵芳街坊工友服務處 / 基層大學 2014.7.24普及講座〈現代佛教的左與右之一:馬來西亞佛教的公共介入〉(粵語),香港葵芳街坊工友服務處 / 基層大學 2014.6.23“Chinese Scholarship of Buddhist Studies since 1950’S: Taiwan, Southeast Asian and China”, Ostasiatisches Institut, Universität Leipzig, Leipzig, Germany 2013.12.6 會議報告〈大乘佛學的所知障與一切智:康德哲學完整性理念的類比重讀〉,南華大學、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合辦「第六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 2013.11.22 會議報告〈大乘佛學的所知障與一切智:康德哲學完整性理念的類比重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主辦「第九屆南北四校哲學系論壇」。 2013.7.12-13會議報告〈大陸學術性佛教義理研究現狀觀察〉,中國佛教學會暨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合辦「中國佛教研究研討會:中國佛教研究的現狀與未來」香港中文大學。 2013.5.22“On Jñeyāvaraṇa of East Asian Sākāra-vijñānavādan”, The 5th International Buddhist Research Seminar, organized by the Buddhist Research Institute, 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 Ayutthaya, Thailand 2013.5.11學術演講「中國大陸的學術性佛學研究現狀檢討」,杭州佛學院十五週年校慶:佛教僧教育報告會。 2013.5.10-12杭州佛學院研究生講座系列「現代泰國上座部僧團」專題系列三講:一,僧團與現代泰國國家;二,僧團與泰國社會 (農民) ;及三,現代泰國僧團教育。 2013.4.19-20“On Jñeyāvaraṇa and Pañca-vidyā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aśa-āvaraṇa: East Asian Sākāra-vijñānavādian Model” 臺灣宜蘭:佛光大學漢傳佛教研究中心研討會 2013.4.11學術演講「中國學術性佛學研究的現況觀察與反思:兼再論幽靈問題」,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2013.4.11學術演講「進者往生極樂,退者無間地獄:佛教的宗教暴力作為一個學術議題之成形」,「苦、劫、惡、魔:中國宗教與文學中的試煉書寫」計劃,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13.4.6-7會議報告〈泰國保育僧侶農村維權運動的七零年代左翼淵源〉,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國際學術會議:普世價值與宗教對話,暨關懷生命協會成立二十週年「動保暨生態倫理論壇」,臺灣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2013.4.會議報告〈現代泰國上座部僧團教育制度〉,宜興大覺寺。 2013.1.8-10 “A Short Remark on East Asian Sākāra-vijñāvādian Idea of Jñeyāvaraṇa”, 2nd International Meditation Seminar: The Buddhist Meditation, 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ya University, Ayutthaya, Thailand. 2012.12.22-23演講論文〈為什麼宗教-民族主義及原教旨主義没有在現代泰國僧團滋長?〉,「佛教當代關懷:佛教和政治」研討會,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吉隆玻,馬來西亞。 2012.12.20與鄭庭河博士共同主持「佛教當代關懷」座談會之二:「政治裂縫中的佛教」。馬佛青行政與訓練中心,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吉隆玻,馬來西亞。 2012.11.30新書發報論壇:趙文宗和劉宇光合編《現代佛教與華人社會論文集》(粵語)。香港藝鵠 (Art and Culture Outreach)。 2012.10.29-11.2會議報告〈當代泰國佛教的「樹木出家」:僧侶的農村維權運動〉,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辦,第5屆兩岸四地會,暨第7屆青年學者佛教學術研討會:人間佛教之佛教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2012.7.3-5杭州佛學院研究生講座系列「現代佛教研究」專題系列三講:一,歐陸佛教學 (Buddhology);二,戰後英-美大學的佛教研究 (Buddhist Studies);三,過去三十年臺灣的佛教研究回顧;及四,僧團/佛學院 vs. 現代大學學術性佛教研究對比。 2012.6.25-28“Whether Defiled Obstruction (klesa) is a Psychological or Existential-ethical Concept: A Case Study of East Asian Yogacara”,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Buddhism and Bioethics: the Buddhist Doctrine of Non-Selfhood, organization of Philosoph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11.10.學術演講「東亞有相唯識學所知障概念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 2011.5.27-29杭州佛學院研究生講座「東亞唯識所知障 (Jñeyāvaraṇa)」專題系列三講:一,預備課與文獻;二,所知障、法障及八識;三,十障;及四,餘論 2011. 5. 2.講座「現代佛教的政-教關係」,檳城文化協會主辦 2011. 4. 29講座「中國大陸的佛教研究近況」,吉隆坡馬來西亞儒學會,孝恩館。 2011. 4. 28講座「中國大陸近年的佛教發展」,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中華大會堂及宗教局主辦。 2011.1.21演講「東亞唯識學的所知障 (jñeyāvarana) 概念」,臺灣法鼓佛教學院 2011.1.18-21會議報告 〈佛教的宗教暴力:問題意識、案例與專著評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主辦「第二屆四校宗教學論壇:華人的宗教研究方法」。 2011.1.8-11會議報告“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Models in East Asian Yogacara”, The 3rd International Buddhist Research Seminar: Buddhism: Truthful Knowledge and Quality of Life, Buddhist Research Institute, Mahachulalongkornrajavidyala University, Ayutthaya, Thailand 2010.10.9演講: 「當代西方學界的佛教研究」,杭州佛學院 2010.9.24-26會議報告〈佛教唯識宗研究回顧 : 1949之後的漢語學界〉,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學術研討會,復旦大學 文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thods and Prospects in Buddhist History Studies 2010.8.5演講「當代南亞佛教徒與政治、暴力和冲突」,馬來西亞佛教學術研究學會(Buddhist Research Society of Malaysia) 及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來西亞吉隆玻 2010.7. 31-8.1演講「從現代國家的政-教關係問題看現代世界對佛教的挑戰」,「佛教與現代社會」會議,新加坡竹林寺主辦 2010.6.19演講「佛教及宗教暴力」(粵語),香港藝鵠 (Art and Culture Outreach) 2010.4.22 演講 “Engaged Buddhism: Background and Basic Ideas”, Jesuit organization of Theology (of Santa Clara University),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at Berkeley, California, USA (美國加州 柏克萊 聖克拉拉大學 神學院) 2010.4.19演講 “Scholasticism in Indo-Tibetan Buddhist Monasticism”, Departments of Religious Studies and Political Science, Santa Clara University, Santa Clara, California, USA (美國加州 聖克拉拉市 聖克拉拉大學 宗教學系及政治學系) 2010.4.15 演講 “The Philosophical Argument of Store-Consciousness (Alaya-vijñāna) in Yogacara Buddhism”,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美國加州洛杉磯天主教 羅耀拉-聖母山大學 哲學系) 2010.4.5演講 “Engaged Buddhism: Basic Ideas Behind Revolutionary Dharmas and Social Justice”,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美國加州 三藩市 三藩市大學宗教學系) 2010.3.9 演講 “Engaged Buddhism : Background and Basic Ideas”, Department of Theology,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美國加州洛杉磯 天主教 羅耀拉-聖母山大學 神學系) 2009.12.15演講「右翼佛教 (Right Winged Buddhism) : 斯里蘭卡佛教極端民族主義的衝擊」(粵語),香港藝鵠 (Art and Culture Outreach) 2009.10.9-11會議報告“Engaged Buddhism and Civil Society” ,「世俗化社會中的宗教與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2009.9.17-21會議報告「東亞有相唯識學 (sākāra-vijñānavāda) 所知障 (jñeyāvarana) 概念初探」,「佛教與東亞思想傳統 : 以東亞佛教經典與佛教史學為中心」學術研討會 廣州 : 中山大學哲學系 2009.8.6 演講「從國內、外藏族在文教處境上的差異看西藏問題」,香港《亞洲週刊》(Asian Weekly) 2009.8.2演講「左翼佛教 (Engaged Buddhism) 」(粵語),香港藝鵠 (Art and Culture Outreach) 2009.5.25演講「從康德哲學完整性理念初探大乘佛教的所知障 (jñeyāvarana) 概念」,臺灣南華大學哲學系 2009.5.25會議報告「右翼佛教: 斯里蘭卡佛教極端民族主義對內政和南亞區域性國際關係的衝擊」,「宗教、暴力與和平」學術研討會,臺灣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2009.5.18-24會議報告「右翼佛教 : 斯里蘭卡佛教極端民族主義對內政和南亞區域性國際關係的衝擊」,「人間佛教及參與佛教的模式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stic and Engaged Buddhism: Patterns and Prospects),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及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合辦。 2009.1.10演講「佛教知識論的宗教向度: Anne Klein《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變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一書評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佛教知識論」計劃 2009.1.9演講「西方學界的佛教論理學-知識論研究現況」,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佛教知識論」計劃 2009.1.6演講「佛教知識論的宗教向度 : Anne Klein《知識與解脫:促成宗教轉變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一書評論」,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2009.1.5演講「西方學界的佛教論理學-知識論研究現況」,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2008.5.23.演講「佛教唯識宗煩惱 (kleśa) 的基本性質:心理學概念與倫理學概念之辨」,廣州 : 中山大學哲學系 2008.5. 23. 論文評論 : 美國加州伯克利宗教聯合研究院 (GTU) Thomas Cattoi 教授比較宗教學講座 The Incarnate Logos and the Rūpakāya: Towards a Comparative Theology of Embodiment,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 2007.12.9-11會議論文“A Study of the Sākāra-vijñānavāda Concept of “Remote Object-support from the Other Aggregates”: According to Cheng Wei Shi Lun”, in Symposium on Vijñāptimātratā Theory and East-Asian Thought and Buddhist Tradition,唯識學思想與東亞佛教傳統學術研討會,廣州 : 中山大學哲學系現象學研究所與佛研究中心合辦) 2007.3.17-1會議論文「妄心系唯識宗論煩惱障 (klesavarana) 及煩惱心所 (klesa) : 以《成唯識論》為據」,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 中國哲學的心性論,臺北 : 華梵大學哲學系 2006.10.12-15會議報告「一行禪師與現代越南激進佛教」,第十三屆國際佛教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主題: 越南佛教與中國佛教,臺北: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06.7.16演講「識所緣唯識所現 : 以玄奘《成唯識論》的法相唯識宗為線索」,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 2006.6.19演講「佛學研究方法論的蛻變: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廣州 : 中山大學哲學系 宗教學研究所。 2006.6.15演講「北美藏傳佛教哲學研究現況」,臺北 : 華梵大學東研所。 2006.3.13演講「佛學研究方法論蛻變的知識社會學分析」,臺北華梵大學東研所。 2006.3.10評論「南傳上座部《大藏經》及說一切有部《大毗婆沙論》翻譯計劃」工作研討會,臺北 :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06.3.31演講「唯識的對象概念」,臺北 : 國立臺北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 2006.3.30演講「佛教唯識宗的言義 (artha) 與其顯現(pratibhasa)」,臺北 : 天主教輔仁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2006.3.11-12會議報告「左翼佛教 : 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代佛教的政治反省」,第九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人權的哲學反省,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 2005.12.24演講「唯識宗的語言哲學」,臺北 : 華梵大學哲學系。 2005.10.15-16會議報告「經院佛學:從「四句」的詮釋看宗喀巴中觀的特質」,第六届天臺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暨華梵佛學研究所合辦。 2005.10.7-8會議報告「中世紀印度的系統知識及其載體:論書 (śāstra)、見(darśana)及班智達 (pandita)」, 第二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合辦。 2005.10.14演講「E.Napper《緣起與空性: 強調空性與世俗法之間相融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中文版導讀:從主題背景及研究方法為線索說起」,臺北佛哲書舍。 2004.4.30演講「中國宗教看死亡與永恒:佛教」(粵語),2004年度《認識中國宗教》講座與証書課程(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學系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及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Christian Study Center on Chinese Religion and Culture) 合辦。 2004.2.13會議報告「瑜伽行:唯識宗的宗教方法,從現象還原法試探「五重唯識觀」的哲學意涵」,現象學與佛家哲學會議,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 2003.6.13普及講座:「左翼佛教:現代社會與佛教」(粵語),香港哲學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 : 2003年度講座系列:從當代哲學家到香港社會。 十一,教學 (本科暨研究生, 2007-2015) 曾授科目 (本科暨研究生):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Doctrine,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Mahayana Buddhist Doctrine, 大乘佛學、印度佛教哲學、世親《唯識三十頌》異譯對讀、唯識的識論與實存議題、唯識學的所知障專題、佛教禪觀理論的哲學問題、藏傳佛教概論、藏傳佛教哲學、現代佛教的公共議題、國際學界的佛教研究、現代社會與佛教之東南亞上座部等。 指導研究生 茅宇凡,哲學碩士,2009-2012年。論文《唯識理論中的「名言」問題初探:以《成唯識論》為中心》(110頁,2013年度上海市研究生學位論文優秀成果獎)。2012-2015年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後期印度佛教哲學中關於外部對象實在的爭論》,導師:姚治華教授)。 王俊淇,哲學碩士,2010-2013年。論文《部派佛學極微論研究:《俱舍論》〈界品〉譯研》(150頁)。獲2013年度日本政府文部科學省博士生全額留學獎學金,赴日攻讀梵-藏中觀佛學博士學位,導師為齋藤明教授。 Simona Lazzerini, 文科碩士 (EMA),2011-2013年,意大利留學生。論文:Buddhist Hells and Filial Piety: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Indian and Chinese Buddhism, 現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攻讀東亞研究博士課程。 Putikan Kitkuakul社會學碩士生,2010-2013年,泰裔美籍留學生。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