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致思: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定位是“一体两翼”或者“三位一体”。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为“体”;“一翼”为回溯马克思和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的最新对话;另“一翼”为立足中国现实问题,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最新对话。力求以问题聚集思想资源,澄清并前瞻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在纠缠。 欢迎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我的博士、硕士;同时也热烈欢迎联系本人做博士后研究。 学术致力:马克思哲学原著;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近现代社会批判理论; 实践论与存在论(海德格尔)和实践 论与体用论(熊十力)等。 一、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2019.05——至 今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 2017.09——2018.09 英国Lancaster University哲学系访问学者 2012.08——2012.09 北京大学哲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培训结业 2008.09——2011.07 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 2007.07——2007.08 山东大学第12届中英美哲学暑期学院结业 2006.09——2007.01 复旦大学哲学系进修学习结业 2004.09——2007.07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任教 2001.09——2004.07 兰州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 1999.09——2001.07 甘肃省文县一中高中部任教 1997.09——1999.07 兰州大学法律系本科 1994.09——1997.07 天水师范学院政法专业 二、主讲课程: 哲学系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精读》、《国外马克主义》 全校通识课、人文萃英班:《经典文献中的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 哲学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近现代社会批判思想》 全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三、获奖情况: 2018年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年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2015年甘肃省哲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4年甘肃省哲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3年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兰州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优秀奖 2012年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杯”二等奖 2012年度兰州大学“隆基教育教学奖”新秀奖 2012年全国“第一届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2008——2009年中山大学“发现美·感悟美”诗歌大赛三等奖 2004——2005年兰州大学优秀班主任 四、著作和论文: 专著: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论研究——一个生存现象学视角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 译著: The Young Hegelian Before and After 1848,已完成,“马克思与西方传统译丛”。 Heidegger and Marx: a Productive Dialogue over the Language of Humanism,完成初稿。 五、科研课题: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的拓展性研究”,参与人。 2018年,“企业诚信与核心价值观”,横向经费项目,主持人。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象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独特贡献研究》 ,主持人。 2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现象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主持人。 2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与中西哲学传统》,主持人。 2015年“哲学通识课在本科教学中的现状、问题及扩大路径研究”,主持人。 2012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历史唯物主义与虚无主义的克服》,主持人。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哲学的现象学之维》,2011年度,主持人(青年基金项目)。 2010年,《马克思感性活动论的现象学解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主持人。 2009年.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基金项目 ,主持人。 2005-2006年,先秦政治哲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韩非政治哲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