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学报
物联网学报
ISSN: 2096-3750
影响因子: -
中科院分区: -
JCR: -
期刊类型:
中文普刊
学科领域:
计算机-硬件和架构
收录数据库:
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期刊简介

《物联网学报》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服务科学发展,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办刊方针和业务范围为:刊载物联网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研究热点及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充分展示我国研究成果,反映我国的前沿研究水平,为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物联网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提供学术支持,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的发展。

秉承办刊宗旨,《物联网学报》的刊载内容包括:智能信息系统与结构理论、信息感知技术与智能终端、智能接入技术与泛在网络、数据融合处理与安全管控。主要栏目设置为:特邀与综述、理论与技术、服务与应用。

《物联网学报》的主要读者群体为计算机、通信、传感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以及信息社会基于信息网络的各种应用领域等与物联网相关的交叉与融合学科研究的国内外科研人员、高校研究生、高级技术人员等。

为实现“前瞻引领、原创优先、学术培育、智库汇聚”,《物联网学报》致力于刊载物联网的基础理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技术与应用思想,关注和反映全球物联网科技与产业的发展趋势,清晰展现该领域的技术热点和技术脉络,全方位展示和深刻解剖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案例,及时报道国内外物联网重大自主创新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物联网研究与技术应用的交流平台,培养具有物联网学科知识体系的产业创新性人才队伍,增强我国的物联网竞争力,推动物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


论文要求

一、学术道德、版权、涉密等问题说明

(1)来稿需符合《物联网学报》道德声明和收录声明。

(2)切忌一稿多投。在学术会议上仅宣读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于一稿多投;但经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的,请勿投递《物联网学报》重复发表,否则,一旦发现,将按照一稿多投/一稿多发情形进行处理。

(3)《物联网学报》已引入知网查重系统,所投论文与已发表论文(包括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重复率超过20%不予收录。

(4)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合作的论文,署名须征得合作者的同意。若因著作权而引起争议,《物联网学报》不承担责任。

(5)来稿应具有合法性,即不存在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如发现上述不良行为,《物联网学报》将据实通知作者所在单位,并不再接受第一作者的投稿。作者文责自负,《物联网学报》不承担连带责任。

(6)来稿不得涉及国家机密,凡涉及作者单位工作内容者,须有作者单位出具可公开发表的证明。

(7)投稿作者须转让论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给编辑部,并签定《版权转让协议》(在投稿系统“上传稿件内容/已签名的版权协议扫描件”上传)。

二、稿件要求

(1)版面及字数要求:投稿word文件字符数(计空格)不超过20000字符

(2)来稿应主题突出、论证严谨、数据准确,重点突出作者本人的创新部分。

(3)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并在文中明确标引,以便审者、编辑和读者查证。

(4)如果您的文章引用了没有公开发表(未发表/内部资料)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请将它们去掉。

(5)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有完整的英文拼写和中文翻译。

(6)如果文稿中的图是用Microsoft Visio等绘图工具编辑绘制(如流程图等,不被Microsoft Word默认支持的),请您保留图的原始文件,并将它们转换成清晰度较高的.jpg文件,嵌入文中。图可以适当大一点,能够清晰查看图上必要部分内容和相应的文字即可。

(7)请将处理好的文稿的电子文件(.doc文件)进行上传,文件不宜过大,如果文件太大,请将里面的图片格式改成.jpg格式。

(8)稿件上传之前,请务必检查确认文件未携带病毒。

(9)投稿分配编号之后,系统将不提供稿件更新功能,请作者务必谨慎投稿,做到清稿定稿。

(10)若作者要求必须在论文中体现“通信作者”,请在系统中“给编辑部留言”说明。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国防科研基金等项目的论文,经审稿录用后,可优先发表。

(12)稿件要求详见稿件格式要求和《物联网学报》论文模板。

三、审稿事项

(1)《物联网学报》审稿周期为3个月内。一般情况下,对作者来稿编辑部会尽快处理,若3个月后没有答复作者稿件刊用与否,作者有权自行处理,但需通知编辑部,以免产生一稿多投的误会和麻烦。

(2)为了加快评审进度,可以推荐相关领域的审稿专家,填写“推荐审稿人”信息(姓名、研究方向、职称、手机号码、单位、部门、通讯地址、电话、邮政编码、E-mail),作为参考。

(3)为提高刊物质量、完善学术规范,《物联网学报》对来稿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予以协助。请注意避免影响匿名审稿的行文内容或行为。

(4)《物联网学报》实行同行评议,通过科学编辑评估的稿件将进入同行评议过程。由稿件责任编辑选择审稿人,审稿人有可能从编委会委员中选出,也可能来自相关领域专家,或来自投稿者推荐。所有论文均以“双盲”方式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根据审稿人对稿件的意见及编辑评估,予以修改、复审或退稿。同行评议通过并经过修改后的稿件经终审后,责任编辑根据终审意见决定稿件处理方式。




投稿须知

1.在线投稿: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投稿,可通过点击上方“立即投稿”,获取专业投稿服务

2.文章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并未在国内外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过;

3.进入期刊终审前,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进行查重,以确定论文重复率符合国际期刊出版的要求;

4.文章内容充实完整,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且在正文中一一对应,有一定的创新性,结构符合期刊要求,文献综述与参 考文献能反映国际前沿研究,并注意参考文献的完整性及在正文中的标注等;

5.接受中文稿件,初审通过后,可选择艾思编译的翻译润色服务。


温馨提示:为了保障您的权益,请勿进行任何转账到个人帐户的操作!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