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背景 随着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混动技术的普及及紧凑布局,机舱内温度显著升高,传统吸音材料在长期超150℃高温环境下易出现收缩、老化甚至失效问题。为确保发动机附件隔音垫的长期可靠性、稳定性与优异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开发能耐180℃长期高温且兼具高效宽频吸音性能的新型材料,成为提升高端车型及高性能发动机品质与安全性的关键技术需求。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开发耐180℃吸音棉的核心难题在于:如何使PET或其他高熔点聚合物(如PPS、PEEK)能稳定地进行熔喷纺丝,以制造出超细纤维并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PET在接近其熔点(约260℃)的高温下纺丝时极易发生热氧化降解,导致分子链断裂,使纺丝液粘度和可纺性急剧下降,无法形成连续均匀的微纳米纤维。这要求对螺杆挤出机、纺丝模头等热场进行精确的梯度温控,并可能需要引入特性粘度更高的切片或耐高温水解改性牌号。同时,还需在配方中添加高效环保的高温抗氧化剂,并精确调控热风速度与压力,才能在保证纤维细度与强度的前提下,成功制备出兼具优异耐热性、弹性和吸声性能的纤维集合体。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开发一种新型耐高温吸音棉,其最终技术指标需满足在 180℃的恒温环境中,持续暴露500小时后,材料的关键性能衰减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表现为:1. 尺寸稳定性:热收缩率需小于5%,确保安装结构不发生松脱或变形;2. 吸声性能保持率:主要频段的平均吸音系数下降不得超过初始值的10%;3. 结构完整性:无粉化、熔融、焦化现象,且仍具备良好的回弹性与压缩恢复能力。同时,材料需维持其固有的阻燃(至少UL94 V-0级)及环保特性,以满足车规级发动机舱附件对长期高温耐久性与安全可靠性的严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