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篇SCI论文爆雷!这所211高校被爆学术不端?

2020-12-31 2350

著名学术打假人Elisabeth Bik又有新动作了,这次她盯上了天津医科大学一课题组发表的论文。12月18日,Elisabeth Bik在Science Integrity Digest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帖子,帖子内容剑指天津医科大学一课题组近年来发表的45篇SCI论文涉嫌图片重复使用问题。并且这之中的大部分论文由国自然基金资助。

关于图片重复使用这个问题,早已被学术界诟病,近年来也发生了多起因图片而被业界关注的论文撤稿事件,比如:

6月,哈佛医学院Xu Wu团队nature论文被爆多处图片重复使用,文章上线仅一天就被撤稿;8月,西北农林杨淑慎团队因文章图片重复使用(主要原因是文章的图片使用了在BMC Plant Biology 发表的图片),被撤稿2篇论文;11月,浙江大学王宪等团队因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撤回了201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


那么,论文图片重复使用是否属于学术不端?

根据2019年国家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中关于重复发表一例显示:“不加引注或说明地在多篇论文中重复使用一次调查、一个实验的数据等。”是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在我国,一经发现学术不端现象,会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处罚,轻则撤稿,重则撤销职位、奖励称号等等。

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一丝儿戏。图片重复使用关系着论文数据真伪、结论可信程度等,这也是业界加以关注的原因。

虽然近年官方对学术不端行为惩罚机制有所加大,比如列入全国教师诚信行为系统、还未实行的对学术不端者试行社会性处罚(比如限制开办公司、担任公职等)等,但学术不端事件依旧频发,屡禁不止。


涉及学术不端都会有相应处罚,为何依旧有人铤而走险?

从个人来看,科研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得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不停探索才能发现新的东西。产出一篇论文、发现一个新课题,往往需要1-2年的时间,而当代人急功近利的性子,通常坐不住科研这把冷板凳,加之外部职称压力、金钱诱惑等,许多人开始迷失方向通过许多不正规的手段铤而走险;


从机制来看,目前国内的学术不端处罚机制远远不及国外,相比美、德的牢狱之灾,国内的震慑力远远不够,被处罚之人往往可以通过时间淡化作用,再换个地方继续工作,毫发无损。此前南大梁莹学术不端事件最终也只以记过、通报、撤销教师资格结尾,这样的威慑力显然不足以震慑那些投机取巧的人。


消除学术不端需要各方努力,作为学术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把道德的尺子装在心中,从保持数据真实、不一稿多投、遵守学术规范、杜绝抄袭等方面做起,维护科学的严谨,为净化学术环境做努力。在机制方面,也需要从根源改变唯论文现象、消除论文至上刻板印象,加大学术不端惩处力度,才能真正消除学术不端。


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扫码关注艾思科蓝订阅号 回复“0”即可领取该资料

去登录